第六十八章 间奏-《地煞七十二变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可这一次。
    却多了一点小小的变化,多了个地下深处绝不该有的东西。
    一只蝴蝶。
    不过指甲大小,小巧得掀不动一丝烟气。
    它悄然翩翩而下。
    飞过了肥壮新“神”,落入了相邻前辈的神龛。
    里头端坐着个年轻男尸,相貌俊秀之余,须眉皆有细细打理过的痕迹,有意无意,耳畔还簪着朵红菊。
    蝴蝶在他鬓边盘旋一阵,忽如飞蛾,投入香头。
    噼啪~
    爆出一点火星,倏忽燃尽。
    动静微不可查,没牵动昏暗里丁点儿波澜,却惊醒了簪花坐尸。
    他双目仍紧闭,脸颊却不住鼓动,好似梦寐将醒,极力要吁出一口积气。
    一番努力,嘴上缝合的丝线根根崩断,嘴角处,终于撑开一个小口。
    可钻出来的,不是呐喊,却是只老鼠!
    老鼠钻出尸体,跳下神龛,鼠须在冷而湿的空气里颤了颤,似辨明了方向,往隧道一头而去。
    没蹿出几尺。
    黑暗里忽有东西阻拦。
    一点绿火骤然膨胀,映出颗畸形的大脑袋,嘴角甩着涎水,朝老鼠俯身扑来。
    老鼠敏捷,扑之不住。
    但隧道里接二连三冒出绿火,一个又一个骨炬鬼钻了出来。
    围堵里,老鼠终于被摁住了尾巴,却奋力一挣,断尾而逃。
    抓着老鼠尾的小鬼,抢先把鼠尾塞进嘴里,气得同伴“哇哇”乱叫,踩着它的脊背继续追去。
    它得意咀嚼,却好似吃到石子,牙齿间“咯咯”作响,鬼脸皱成一团,舌头一吐,竟呸出些碎瓷块。
    隧道昏暗,看不真切,若亮堂些,许能瞧清那在围追堵截里灵活逃窜的,根本不是活物,而是只烧制精良的青瓷老鼠。
    瓷老鼠断了尾巴,“活力”似也随之渐散,动作渐渐迟缓,身躯慢慢僵硬。
    眼瞧着要被逮住。
    扑簌~
    隧道中忽起振翅声,两只鸟儿突兀出现,左右挟起瓷鼠飞快冲入黑暗不见。
    骨炬鬼们追之不及,“呀呀”垂头顿足一阵,只好怏怏回返。
    可刚回来,它们那一副副干柴骨头又打起了抖,连带头上磷火也颤得明灭不定。
    簪花汉的神龛前,浮着一个虚影。
    眉眼俊秀,耳畔簪花,却是簪花汉的魂魄。
    其神情空洞,呆呆漂浮,对周遭,对骨炬鬼们,乃至对缕缕烟气,全无反应。
    咬了一嘴碎瓷的小鬼上去,轻轻一碰。
    那魂魄便如水流冲起的浮沫,无声片片破碎,当场魂飞魄散。
    “散啦!散啦!”
    这只骨炬鬼手舞足蹈含混尖叫。
    不见身后同伴相觑几眼,蹑手蹑足一拥而上。
    一个捂住了它的嘴,一个拔掉了它的骨炬,一个划破了它的肚子,挤出许多腐水和烂肉块,然后合力将它搓揉成一团,塞进了尸体口中,重新点燃炷香,再仔细把断裂的丝线一一接上。
    片刻后。
    巨大骷髅首探进隧道,唯见匍匐在地的干瘦脊梁。
    似乎一切如旧,并无异样。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西子湖畔。
    纸鸟携着陶鼠冲出水面时,朱砂已模糊,纸身已松垮,在风中吃力振翅,眼看就要散架,一只修长有力的手及时出现托住了它。
    李长安收回鸟儿,从彻底回归死物的陶鼠腹中取出一截香头。
    指尖碾碎了,细嗅。
    一种清灵而又驳杂的气息附上神魂。
    道士挥手驱散。
    这是……愿力?
    彼时。
    铅云重重,压得天光暗闷,却也昭示着一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将至。雨势未落,冷风先到,吹皱平湖泛起涟漪。
    李长安压低斗笠,悄然离去。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大火几乎烧掉了一切。
    但顽强的人们仍从废墟里收集了物料,修缮了码头和几间仓库。
    仓库太少,不能存货,货船不爱停留。
    褐衣帮便出面与船主商量,保证今夜下了货,明儿一早不过中午便能送达城内各处,不必在仓库滞留?
    如此,富贵坊码头才稍稍恢复了些昔日繁忙。
    今儿天光稍亮。
    天地朦朦未开。
    人们早早聚集在码头,一齐去往城内挑货。
    雾气重得很。
    队伍后面的人要想不掉队,就得时刻盯着前面人的后脑勺,幸亏队伍里没有秃头,否则光溜溜地沉入雾里,眨眼就瞧不见了。
    华翁走在队伍最前头。
    第(2/3)页